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撐長江保護修復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傳達近日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上游城市)駐點跟蹤研究會議要求。11月22日,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四川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需求論證會,研討如何開展四川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彭勇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有關單位專家,廳機關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參會。
會上成立了由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科院生物所、中科院山地所、四川省環科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聽取了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方案編制情況及省內有意愿參與駐點跟蹤研究的12個駐點城市工作需求及駐點工作組組成情況。專家組認為《四川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方案》思路清晰、研究任務明確,駐點城市選擇合理,覆蓋成都平原、川南城市群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區,以及沱江流域和重點小流域水環境治理重點流域,切合四川省實際,對助推我省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建議進一步優化研究任務設置,突出大氣、水環境質量改善核心目標,協同推進土壤、生態、固廢、農村等方面研究工作。建議加快機構建設和駐點工作組組建,落實好配套經費,盡快啟動研究工作。
會上,其他參加會議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有關單位負責人針對跟蹤研究工作獻計獻策,提出了建議意見。
彭勇強調,各參會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認識領會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的重大意義;要以長江生態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及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為主線,準確把握駐點跟蹤研究的定位和任務,送科技下基層,服務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要加強組織,落實責任,形成合力,確保駐點跟蹤研究取得實際成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要盡快組建駐點工作組,積極參與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根據已有工作基礎、工作難點及合作意向,并結合各科研單位的意愿和優勢,積極協商,提出駐點跟蹤研究工作需求。
來源: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科標處
|